曾一天“鑒定”4件清明上河圖,書法專家孔晨建議收藏少些浮躁。
“書畫研究很復(fù)雜,從裱工開始,到筆鋒、用墨、印章,每一樣都得看?!惫蕦m博物院副研究員、古書畫專家孔晨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40余年。她認(rèn)為,至少10年才能“修煉”成一個書畫專家。
曾一天碰到4件清明上河圖
鑒寶過程中,一位中年女子拿來了一幅蘇軾的《赤壁賦》。 但經(jīng)孔晨鑒定,該藏品為仿品。
“有時候出來鑒定,一天就可以看到四件清明上河圖,還有人自己就拿來了兩幅五牛圖。”孔晨說,有些收藏的人心態(tài)太浮躁,所以買到的東西也多半是假的。
她介紹,現(xiàn)在不少收藏者在前幾十年甚至前幾年買的收藏品,以為放得時間已經(jīng)很久了,就認(rèn)為東西一定是真的。
在武漢鑒定了兩天,孔晨認(rèn)為,武漢收藏愛好者的心態(tài)還比較好,一部分藏品也不錯。
“別把收藏品當(dāng)商品對待,老抱著撿漏的思想保準(zhǔn)不行?!笨壮孔詈蠛粲跏忻?,要把收藏當(dāng)文化對待。
師從啟功卻不迷信啟功
1965年,20歲的孔晨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,與古字畫“親密接觸”了30多年,練就了一雙“火眼金睛”。
鑒寶過程中,一位收藏愛好者的字畫被孔晨鑒定為仿品,收藏愛好者不服,告訴孔晨,這幅字畫曾被當(dāng)代著名書畫家、文物鑒定家啟功先生鑒定為真。
“啟功先生是我的老師,如果他說是真的,我絕對認(rèn)同?!笨壮空f道:“但啟功先生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?!钡?dāng)孔晨再度詢問該收藏愛好者是否真的見過啟功先生,收藏愛好者無言以對。
戴手套是為了尊重收藏者
在武漢兩天的鑒定過程中,除了極少的書畫藏品是真跡,其他的多為仿品和贗品??稍诳壮靠磥恚@些都是收藏愛好者的心血,應(yīng)該得到尊重。所以,孔晨一直戴著手套鑒定,打開書畫時格外小心,鑒定完畢后還幫收藏愛好者包好藏品。
“他們把這些東西看的這么珍貴,可不能在我們手里搞壞了。”孔晨告訴記者,戴手套是為了讓收藏者心安。
◇鑒定方法
就像看同學(xué)的字跡一樣簡單
“搞書畫鑒定,要學(xué)習(xí)的東西太多了。要多看畫冊,才能熟知一個畫家的畫風(fēng)和特點,而歷朝歷代有太多畫家?!笨壮扛嬖V記者,至少要10年才能“修煉”成一個書畫專家。
不過,一旦達到了了熟于胸的境界,鑒定書畫也就變成了很簡單的事。
“就像你和張三、李四都是同學(xué),知道他們倆個的字跡是什么樣的,那么當(dāng)你看到張三模仿李四的簽名時,一看就知道是假的。”孔晨說,有時候鑒定一幅書畫是真是假,就像看到同學(xué)的簽名是真或假一樣簡單。
但是,很多人心靜不下來,急于知道自己的收藏品值多少錢,根本沒時間了解這些知識,當(dāng)然會屢屢上當(dāng)。 |